为全面提升城中村火灾防控能力,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辖区实际,通过责任落实、隐患治理、宣传教育不断推动城中村火灾防控工作提质增效,构建城中村立体化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切实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压实责任“全链条”,健全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对城中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工作责任制度和体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防火安全责任制。针对城中村火灾防控相对薄弱的实际,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各乡镇、村委会领导分片包干、联系督办等方式,狠抓火灾责任事故的处理,严把责任关,切实将防火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完善消防安全行政监管责任,逐级负责、层层落实,严格执行责任要明确、措施要有力、安全要保障、隐患要消除的工作要求,全面促进城中村防火工作的开展。
织密风险“防护网”,深化隐患治理。针对城中村可燃物多、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统筹部署基层力量,全面发动乡镇应消站、专职消防队深入辖区农村地区开展“扫雷式”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聚焦“民宅三查”(查可燃物违规存放、查电路私搭乱接、查疏散通道堵塞)等情况,积极帮助村民进行整改,并耐心与村民们讲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叮嘱村民经常开展家庭防火自查,以及当季应注意的火灾防控事项,构建起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格局。
拧紧思想“安全阀”,强化安全意识。针对城中村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宣传人员重点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留守妇女儿童、独居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户户联防”措施,建立“特殊关爱”和“邻里守望”制度,建立名册,实行责任包干,依托现有组织建立志愿队开展常态化宣传,发放家庭防火宣传单,强化关爱服务和“一对一”帮扶。依托城中村文化礼堂、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定期普及消防常识和播放警示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