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全市群众防范年末岁初火灾水平能力,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以“五进”为主线,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深化宣传内容,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的消防宣传工作,坚决确保节日期间火灾形势稳定。
以学校为切入点,丰富内容“讲”消防。为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紧急避险能力,支队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假期户外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救逃生技能掌握不足的特点,以火场逃生自救、家庭火灾预防为主要内容,走进各个校外培训机构为千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课。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讲解消防安全常识、装备展示等方式,用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语言对同学们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将消防安全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积极开展“情景式”消防体验、萌娃寒假进“红门”等集宣传教育、疏散逃生演练、灭火实操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使参观的老师、家长、学生零距离学习消防、体验消防、感受消防,进一步巩固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消防安全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以农村为突破点,延伸触角“聊”消防。针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接触外界渠道较少这一情况,支队结合敲门行动,走家串户到孤寡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家中开展“入户唠嗑式”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居民介绍火势蔓延快、建筑易坍塌等火灾特点,提醒村民做好人走断电和人离火灭,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并发放消防宣传资料,重点讲解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家庭火灾应急处置方法、电动自行车如何安全停放充电、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等消防安全常识。期间,还针对冬季气候干燥、易发火灾的情况,向村民们就焚烧秸秆、烧柴做饭等常见问题做好提醒和细心地讲解,鼓励村民养成自查自纠的好习惯,预防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企业为着力点,扩大覆盖“会”消防。支队以企业放假值守和开工复工的火灾自防自救能力为切入点,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典型火灾案例,将“消防课堂”搬进企业,围绕近期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和生产活动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采用现场讲述、播放幻灯片、观看典型案例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了火灾隐患排查、火场疏散逃生、消防器材使用等消防安全知识,并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初期火灾扑救演练,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召开火灾现场警示会,对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面对面”以案说法,督促解决企业消防设施薄弱、安全意识差、火灾隐患突出等问题,让每位现场学习人员深刻感受到火灾的无情和消防知识的重要性。
以社区为立足点,融入居民“说”消防。支队坚持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采取以理论宣讲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志愿者主动把消防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使社区居民在耳濡目染中丰富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觉防火意识,掌握消防逃生技能。在社区组织的消防宣传活动中,宣传人员除了讲解火灾预防、逃生技巧、消防常识知晓率等内容,还现场示范油锅起火、液化气瓶起火处置流程与消防产品真伪辨别方法。在消防员的指导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体验火灾疏散逃生,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技巧,演示电动自行车电梯禁入系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同时普及了“隐患随手拍”等举报渠道,提醒社区居民安全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鼓励社区居民时刻做好消防安全“监督员”。
以家庭为关键点,内外一致“学”消防。本着“消防安全从家庭做起”的工作理念,主动上门深入辖区群租房、“三合一”场所,以老、弱、病、残、幼等弱势人群家庭为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对口宣教帮扶;结合电动自行车和消防车通道整治行动,向群众宣传防灭火及逃生自救常识,提示居民“不占用和堵塞消防车通道、不私自乱接乱拉电线、不在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做饭不离人、卧床不吸烟”等等,全面普及家庭消防安全知识;定期组织镇街工作人员、消防志愿者走入帮扶家庭,将消防安全知识捆绑,并为居民排查住宅安全隐患,发放宣传新春小礼品,提高家庭成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掌握逃生技巧,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的发生,推动家庭消防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