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文物古建筑分布及结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三立足”全面提升文物古建筑火灾防范水平。
立足联合监管,确保隐患治理到位。支队联合公安、文旅、民宗等部门重点对文物古建筑单位用火、用电,消防设施配备不全、过期、损坏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辖区文物古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进度和质量,如出现隐患反弹情况,绝不姑息迁就,依法从严处理;支队组成帮扶小组,分片包干、蹲点帮扶,将工作重点锁定在古建筑内商户用火用电用气管理、防火检查、火灾隐患自查整改等方面,通过“定期回访”的方式,切实做到紧密跟踪、持续回访,加强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
立足实战演练,提高灭火救援能力。支队结合文物古建筑自身特点和火灾规律,分级分类制定文物古建筑的灭火救援预案,定期深入辖区文物古建筑开展针对性“六熟悉”演练,全面掌握建筑结构、重点部位、周边道路、水源、市政消火栓分布等情况,确保对文物古建筑单位设施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制定完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方案,采取“定时、定点、定人”的方式开展防火巡查,提高消防管控的灵敏度。同时联合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效性、针对性、差异化实战演练,为处置古建筑火灾方面积累经验,切实帮助各文物单位提高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立足精准宣传,营造浓厚声势氛围。支队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培训,联合文旅、应急等部门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从业人员、寺庙僧侣等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发动辖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定期深入文物古建筑单位进行“面对面”互动宣传,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广大群众对文物古建筑的火灾防范意识;充分利用户外LED电子显示屏、门户网站等平台,多时段、高频率发布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知识,有效营造了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工作氛围,提升了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