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在衢州市举行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精细化工)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金红兵,总队相关处室,相关参演支队、部门负责人到场观摩。公安、环保、医疗救护、电力、电信、水务、气象等应急联动力量协同参与演练和处置。
当天上午7点,指令发布,相关参演支队力量开始集结。到达衢州支队培训基地后开展作战效能测试、泡沫效验、车泵性能测试、喷射器具测试、现场编组检查等。
下午,演练正式开始。灾情设定为浙江曙扬化工有限公司报警称厂区内原料储罐区发生火灾,环己烷罐顶着火破裂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火势已威胁旁边环己酮储罐、冰醋酸罐、氧气罐、管廊架。衢州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精细化工专业队、府东街等救援力量,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属地管理部门接报后,立即启动衢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并调集10多个部门联动力量前往事故现场处置。随着灾情进一步扩大,毗邻厂区受到火势威胁,同时发现有人员受伤被困。衢州支队立即提请总队按照灾情等级调集石油化工事故处置专业队前往处置,杭州、绍兴、金华支队化工编队前往增援。各增援力量到场后,指挥部立即进行对增援力量预部署,对现场力量进行调整,重新划分作战阵地。历时四个多小时的鏖战,大火被扑灭,事故被成功处置。全体参演消防指战员按照现场指挥部统一部署,在各应急联动力量的协助下,合理调度力量、快速应急响应,科学高效、规范有序地完成了灭火救援实战演习。
金红兵副总队长指出,举行浙西战区化工灾害事故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目的是检验化工灭火救援编队实战能力,切实提高化工灾害事故专业处置能力。他强调,此次实战拉动演练,共计58车239人参加,围绕远程指挥、现场指挥部运行、应急通信保障测试、泡沫供给、供水系统搭建等14个作战环节,进行了“全要素、全过程”演练展示,有随机导调、有分段推演,还有现场评教等环节,模式新颖,突出了实效、打破了常规、创新了模式:一是拉动演练科目丰富。开展效能测试、编队检查、全过程、全要素演练,实践了“三梯次、三叠加”、五种供液模式、缺水地区供水等多项实用实训操法,有效检验了各参演单位的实战处置能力。二是演练流程规范全面。从企业初期处置到应急联动跨区域增援,实现了企业、属地支队、增援支队、总队的分级响应,弥补了以往化工火灾演练中环节流程缺失、工艺处置空白等问题。三是随机想定处置有力。在随机设置的灾情中,参演队伍紧贴实际按程序展开,技战术措施运用合理,体现了较强的专业基础和随机应变能力。
金红兵副总队长还就实战拉动演练暴露出的部分单位装备配备不够有力、技战术运用不够熟练、协同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真演实练提升队伍作战能力。要固化和推广“实景、实兵、实装、实战”演练模式,在训练方法上做好“演、练、考、教、学”的同步开展,利用分段式展开、研讨式推演,边导调、边教学、边演练、边提升,切实做到演有所获、练有所得。二是加大特种车辆装备配备力度。要在对本地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请政府加大化工火灾扑救、危化品事故处置专用特种车辆装备的投入,加强大功率消防车、高喷车、远程供水系统等车辆装备配备和灭火药剂储备,健全完善紧急调运机制,确保能够满足最大、最难、最不利的灾害事故处置需要。三是总结固化化工灾害事故处置经验。要对演练中的处置行动流程、技战术运用、战斗作风养成、通信与战勤保障等环节进行及时总结,围绕提高队伍整体作战能力这个中心任务,以“能打仗、打胜仗”为落脚点,总结固化实战经验,深入查找问题短板,持续深化灭火救援技战术研究攻关,不断提高专业处置能力和安全施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