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无障碍阅读

消防工作在追求人民满意中不断升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创人民满意”工作7周年记实
2021年 05月 31日 10: 16 信息来源: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 杭州支队办公室 徐慧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感和满意度,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始终围绕“三亮”(亮名、亮窗、亮承诺)“三改”(改进、改革、改作风)“三创”(创优、创先、创满意),连续7年深耕“创人民满意消防队伍”活动,在全市市直单位综合考评中5次被评为“优胜(满意)单位”,2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树立了杭州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

  一、以“三亮”显担当,让创满意更好的成为行动自觉

  一是亮明身份,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支队把亮明身份作为一项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将工作成效与“满意度”调查紧密结合,连续7年开展“大走访”和“开门评消”活动,走访群众万余人次,征集建议千余条,组织座谈百余场,平均满意率达到97.8%,市考评办组织的社会评价活动,排名稳居全市前三。

  二是擦亮窗口,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支队将窗口建设作为与群众联系的桥梁,推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并将法律依据、申报条件、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支队本级连续7年获评红旗窗口,优秀基层窗口共计23家次,全市窗口达标率、告知率均实现100%。

  三是亮出承诺,自觉提升责任意识。支队围绕执法监督好、服务态度好、办事质量好、遵纪守法好、群众评价好等“五好”,通过“公述民评”、廉政监督员座谈会、警营开放等活动,在新闻媒介、网络平台定期向社会做出承诺。7年来,共向社会公开承诺50余项,并逐条公示承诺兑现情况,指战员履诺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不断增强。

  二、以“三改”促效能,让创满意更多的惠及民生

  一是改进智防措施,民生安全更有保障。支队聚焦民生热点,将电动车、老旧小区、出租房消防隐患整治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全市2226个住宅小区完成消防安全综合治理,300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完成改造,社区和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的调度指挥系统联入率达84.6%,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放点、智能充电口和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安装全面铺开,“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改革服务方式,行政执法更加高效。支队抓住群众关注的切身问题和办事的突出堵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采取“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预约服务,容缺受理、文书寄送、“证照联办”、轻微违法不予处理等措施,精简了申报材料,缩短了办理期限,实现了执法过程全透明。7年间,工商营业执照等34项申请材料得以精简,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14个事项的办理期限得以压缩,网上办件比率超98%,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深受群众赞赏。

  三是改善工作作风,队伍风气更加纯洁。支队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队伍健康发展的根基,不断完善从严管党治队的长效机制,出台系列铁规铁纪,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顿,公布消防人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零容忍”态度开展“拔钉”行动,七年间共查办31起违规违纪案件,对50人进行了纪律处分,为创人民满意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以“三创”求突破,让创满意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是创建综合性应急救援优秀队伍,打造铁军形象。支队紧盯高层建筑、危化企业、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体等单位场所,开展岗位练兵,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联动化训练体系基本形成,应急救援能力有了长足进步。7年间,共抢救疏散人员34082人,保护财产27640万元,在利奇马台风、新安江水库泄洪、温岭槽罐车爆炸以及江西、安徽水灾等重大灭火救援任务中展示了“国家队 主力军”形象。

  二是创建新时代监督管理先进模式,优化消防环境。支队将“保姆式”“被动式”监管逐步向“主动式”服务转变,推动党委政府加大消防工作力度,出台消防安全岗位职责规定、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追究)实施办法,建立重大安全隐患交办闭环机制,发挥消安委实体化运行最大功效,实施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连续3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亡人火灾,2020年的火灾数、亡人数、伤人数以及财产损失数比7年前分别下降了84.5%、33.3%、42.9%和43.7%。

  三是创建为人民服务满意队伍,构筑和谐关系。支队积极参加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打造73个消防“雷锋角”,持续开展“七一献血”活动,成立“希望工程”消防爱心助学专项基金,共资建1个山区小学“希望书库”、资助109名贫困大中小学生,350万人次接受了“橙色守护”系列活动的消防安全服务,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敬老文明号”等多个国家级先进单位。

  “创人民满意”活动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民心工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再接再厉,扩大规模,固化经验,深化效能,与全市人民一起,为杭州打造“重要窗口”城市营造更坚实的消防安全基础。 




"浙江消防"官方微信

"浙江消防"官方微博

看更多消防新闻,请扫码关注"浙江消防"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