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建筑工地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三计妙招”做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准备工作,确保在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可控。
联合检查不松懈,绘出整治“路线图”。支队联合住建、应急等部门深入在建工地开展消防检查,重点查看员工生活区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宿舍是否乱拉电线、是否存放可燃物品、消防器材是否完整有效、施工现场是否成立消防专项检查小组等情况,并详细询问施工现场人员是否进行过消防安全培训,提醒工地负责人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对于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导致未经消防许可擅自施工、堵塞消防车通道、采用易燃材料搭建简易宿舍、使用不合格外墙保温材料、违章用火用电等火灾隐患等问题严肃处理,及时整治,消除安全及火灾隐患,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应急预案不能少,献出科学“锦囊计”。支队根据在建工地特点以及现有消防设施情况,向单位相关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地火灾特点、火灾预防以及火场逃生自救等安全常识,指导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地消防疏散应急预案,配齐配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和设施设备操作技能,并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和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同时,对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培训,教他们如何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如何正确的使用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如何正确引导人员疏散,切实提高单位整体的火灾防控能力,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在建工地消防安全持续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动约谈不轻视,列出详细“任务书”。支队针对在建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对单位及工地负责人进行约谈,结合近期火灾案例,对项目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一指出,并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同时,要求负责人深刻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落实工地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遵守相关消防安全规范,加强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和简易活动板房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严格落实电焊、用火等制度,提高防火意识,进一步提升在建工地“四个能力”建设。此外,支队监督执法人员强调要经常组织员工和农民工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积极开展消防演练,提升工地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