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所”关系“大民生”。九小场所规模较小、分布偏散、人员密集,加之经营者大多消防意识薄弱,消防设施的投入不足,近年来火灾亡人事故比例中有逐步攀升的趋势。为此,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从夯实责任、铁腕整治、高频宣教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九小场所火灾防控水平,严防“小火灾”造成“大亡人”。
夯实责任,全力以赴促转变。支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及行业部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九小场所”的范围、牵头部门、主管单位和负责人,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局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支队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确保“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督促“九小场所”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健全各项消防工作规章制度,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负责”的消防工作机制,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铁腕整治,严惩不贷见实效。针对“九小场所”隐患多、分布广的特点,支队积极联合公安、应急、工商等部门,采取明查与暗访、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九小场所”的规模、位置、雇工、消防安全等情况,建立日常管理档案,确保情况清、底数明,严格整治“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督促场所负责人进行全面整改,做到有问题随时发现,发现问题限期纠改,并提供上门服务,实行“一对一”指导隐患整改,及时跟踪整改进度,在全社会形成整治 “九小场所”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
高频宣教,推而广之全覆盖。支队结合 “九小场所”实际情况,利用入户检查时机,通过面对面宣传讲解、一对一互动交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话语传授防火基本常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自救技能等,并现场指导从业人员如何自查自纠火灾隐患,叮嘱日常用火用电安全,提高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同时,支队通过微信、微博、短信等多媒体平台,协调利用楼宇电视、LED显示屏等,加大推送及播放 “九小场所”相关消防安全视频及温馨提示的频次和力度并曝光严重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舆论氛围。